小時候跟爸爸媽媽吵著要去遊樂園,高中、大學後開始喜歡跟同學朋友出門狂歡,長大之後開始想把出門的樂趣分享給父母,但是父母都有年紀了,不像年輕人身強體壯可以玩刺激、體力、熬夜、嗨整晚等等…要非常注意各種狀況以及要很細心的知道該提前準備什麼。
小編自從開始規劃與父母出門時,就會特別規畫適合的行程,以及不會將行程排得過滿,還有中途休息的地方也會增加,在排定點行程時也會特別查詢更詳細的資料,提前知道該注意那些細節才不會有萬一發生,如果還不知道該怎麼準備的話,快來看看小編特別整理的帶長輩出門一定要注意的十件事。

1. 事先細心規劃,必要的行前說明
一個人旅行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情,可以較快抉擇下一步該怎麼做,但是與父母出門就是另一回事了,一定要做好自助旅行的行前規劃,並且列出每個地點該注意的事情,以及在整理行李時要帶著什麼來預備,不用像旅行社這樣詳細,只是在規劃時一定要非常清楚所有細節,這樣才不會一個人迷路導致全部人都一起迷路拉,而且沒有規劃好一定也會造成父母的緊張,要讓他們放鬆的心情可是會毀於一旦的(笑
2.確認行李是否完善,沒必要就不要帶
一人的行李總是最好準備了,如果真的沒有帶到也可以選擇到達地點再購買,但是父母絕對會擔心很多,導致行李都快把全家東西搬走了,其實確定所需要的天數衣服,再備著一至兩套,其餘就是觀察天氣、地點來做規劃,以及藥品一定要準備,還有相機主動準備好,要幫他們拍出最美的照片留念,如果天氣冷就要準備暖暖包,天氣熱要準備手持電風扇,下雨天就要準備好雨傘,當大爺伺候就對了,想著他們如何把你養大,這些事情都是小菜一碟。

3.行程地點正確選擇,體力是重點
盡量階梯不要過多,走路的景點也要好好的考慮,如果真的需要走好幾公里,沒有相對的體力就是再為難阿~以及慢性病患出遊有的禁忌,例如:有風濕性關節炎、過敏性鼻炎、支氣管哮喘的長輩,不宜到寒冷潮濕的地方;心肺功能較差的長輩們,不宜到高山空氣稀薄地區;有脊椎、腰椎相關疾病者,不宜走山路,還有年長者常有頻尿狀況,要選擇有廁所且進出方便的景點,最好有無障礙空間設計,通常女廁都需要大排長龍等待,對於長輩是很大的折磨,需要特別注意,另外,長輩上廁所時陪同在旁,以防地面濕滑導致摔倒,或是其他意外發生,所以在規劃的過程絕對不是年輕氣盛的瘋狂了,要當作是出門散步一樣對待。
4.行前時健康檢查做評估
長輩通常都會有固定回診或是一些慢性病需要注意,如果要出遠門旅遊,可以請醫師評估長輩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出遊,最好能把旅遊地點、方式、食宿安排等狀況告知醫師,尤其是慢性病患或較虛弱的長輩,相關安排較多,應有足夠時間來準備,以防旅遊過程中長輩們身體不適,最後只能抱著遺憾回家。
5.飲食控管須注意
在各地總是會有許多不一樣的特色餐飲,但不一定是長輩可以接受的口味以及身體是否負擔的起,考慮口味與健康問題,還是建議盡量以清淡、多蔬果、不油膩、不辛辣刺激,以及隨時注意長輩是否有補充水分,有些長輩會因為想上廁所所以不敢喝過多的水,再休息時的廁所安排就特別重要了。

6.其餘輔助品的預備
準備柺杖或健行杖:可以減輕一般長輩行走的負擔,以及隨時觀察長輩的體力是否還可以行走。
鞋子以安全為主: 平常穿習慣的最好,除了防滑之外,可選免綁鞋帶、鞋後跟硬度較佳的鞋型。
其他攜帶物備忘:保暖衣物、慢性病藥、保溫瓶、暈車藥、防蚊液、遮陽帽、雨傘、折疊小椅子、酒精消毒液。
7.細心、耐心、愉悅的心情
跟長輩一起出遊要拿出所有的耐心、包容心,除了面對步調較慢的旅程要有耐心,也要順應長輩的各種需求與情緒,難得出遊就要避免發生衝突壞了旅遊的興致,也要用愉快的心情面對長輩,這樣過程中長輩也可以開心的過每一天。
8.充足睡眠以及休息時間
許多長輩們都有睡午覺、睡下午覺、睡傍晚覺的習慣,讓我們知道他們是非常需要睡眠的狀態,所以在安排行程時提前先進入飯店休息,也可以讓長輩們補眠,以及在結束一個行程時,可以稍作休息在接下一個行程,漫遊的體驗,小編與父母出門時,也是有可能一天只有1-2個行程,其餘時間在高級的飯店享受,就可以滿足他們了。
